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国融工发以“政策+资本+生态”三维服务链构筑“专精特新”企业跃迁新范式
发布日期:2025-05-14

在2025年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窗口开启之际,国家及地方政府正以“政策牵引、资本赋能、生态聚力”为抓手,加速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核心力量,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及北京国资公司的战略指引下,北工投资所属国融工发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陪伴,通过“政策精准匹配、资本高效赋能、生态协同共生”三维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助力一家家创新性中小企业梯次晋级为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成长为所在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专精特新”企业一般特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尖兵”,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专精特新领域的“王牌军”。这类企业以细分市场深耕、核心技术突破、质量效益领先为特征,成为产业链补链强链的关键力量。
       政策服务:AI赋能“秒级匹配”,让企业享受“一站式”咨询服务
       国融工发运营的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政策雷达 + 申报直通车”双轮驱动,构建起政策落地的“智能中枢”。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用AI算法,对近3万条政策进行深度剖析与“标签化”处理,结合企业行业属性、发展阶段、技术领域等特征,生成个性化“企业画像”,实现政策与企业需求的“秒级匹配”。企业通过北京通企服版APP,即可一键获取适配政策,并享受“政策解读 + 申报指导 + 进度跟踪”的全流程服务。同时,国融工发还组建了“百人服务团”涵盖政策专家、财务顾问、法务精英,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项目评估、材料辅导、目标跟踪”等“一对一”及“一站式”的咨询服务,大幅缩短了中小企业政策申报周期。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感慨:“国融工发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即查即用’的工具包,让我们从‘政策门外汉’变身‘申报行家里手’。”
       资本服务:金融活水“T+1”到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国融工发运营的“千亿畅融”融资服务平台,联合众多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低门槛、高效率、全周期”的金融解决方案。针对“轻资产、高技术”的中小企业特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出“专精特新贷”和信用贷等产品,最快可实现“T+1”完成审核,响应率达100%。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真正做到“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以炎凌嘉业为例,这家专注机器人表面处理技术的“小巨人”企业,在亟需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时刻,资金缺口成为首要难题,企业通过“千亿畅融”融资服务平台在线提交贷款申请后,属地银行仅用一个工作日即完成企业沟通、需求确认、上门走访,迅速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截至目前,“千亿畅融”融资服务平台已对接中小企业累计7000余家次,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达700余家次,累计放款近5.4亿元,为中小企业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生态服务:“赛事+联盟+基地”三维协同,激活产业创新“链式反应”
       国融工发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目标,搭建“赛事聚能+联盟聚智+基地聚产”三维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创客北京”大赛作为北京市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助力产融对接的重要品牌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年。其中“创客北京2024”大赛吸引超5791个项目参赛,设立阿里、华为等10个龙头企业专项赛,涵盖医药健康、节能环保、文创IP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领域,吸引超过3000个项目参与。通过“龙头企业出题、中小企业答题”模式,推动多家企业与行业龙头达成技术合作,有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
       “积跬步以至千里,汇细流以成江海。”国融工发将持续深化“政策+资本+生态”服务体系,以“长期陪伴者”的定力,助力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北京国资力量。